热门关键词: 工业设备零件加工中心 航空航天加工中心 汽车新能源数控加工中心
在机床行业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精度"了,那么大家知道精度是什么吗?它对于加工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待小编细细为你解答吧。
每台数控加工设备做出来后都有着自己的精度,这是每台机生产制造出来后就已经形成的了,而精度往往代表着这台数控加工设备能够加工出工件的高精度与否。在精度中一般有着两个概念,分别为加工精度与测量精度,加工精度是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实际尺寸、形状、位置三种几何参数与图纸要求的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而测量精度则是指从另一角度评价测量误差大小的量,它与误差大小相对应,即误差大,精度低;误差小,精度高。这两种精度都是直接依赖着数控加工设备或者加工母机本身的精度。这里面就涉及到今天的话题谈到的"铲刮"工艺。
众所周知,数控加工设备的精度只会损失而不会增加,如0.02毫米的数控加工设备只能出大于0.02毫米的工件,所以,即便在不考虑组装误差的前提下,使用中等加工精度的机械加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机械,也只能达到大于0.02毫米的精度。想要生产加工出小于0.02毫米的工件,只能用本身精度小于0.02毫米的数控加工设备来加工。那么问题又来了,高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又该如何去做出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从一无所有到开始制造生产工具是一样的。原始人类一开始只会使用石头作为工具,后来将石头加工成精致一点的石头、石斧等。然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学会加工出青铜、铁器等制品,都是从粗糙到精密,通过无数代人不断配比、逐渐找到标准、做到精细化标准,再经由人工打磨成更加精密的工具,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的规律可以得出,所有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都是由低一级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加工出来,再经由人工处理而成的。 数控加工设备的总体精度是由各部位组合起来的精度构成,但是不同环节的精度对设备总体精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其中,对机械加工精度影响非常大的是导轨部分。机械的运动部分是被导轨限制的,导轨的精度就直接决定了机械运动的精度。超精密机械导轨的滑动面被称为“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没有任何机械能够加工这种平面,只能通过用手工的方式加工。相信见过高精度机床导轨滑动面的人都知道,那个所谓的“平面”不是一个光滑的镜面,而是遍布了有着规律花纹的平面,那些花纹就是做出这个平面的手工艺人的铲刀留下的痕迹,所以这种手工艺又被称之为铲刮(刮研)。 要制造出这个平面并非易事,里面涉及到点线面的学问,主要做法是用手工一刀刀去除影响机械精度的物质,借此矫正机械平面之间的误差,在铲出需要的平面的同时还要做一个对照平面,要知道平面是不规律的,如果你每次都出同样力道铲,永远都不会平,所以每一刀下的力量都要不一样,铲刮不像一般艺术品雕塑,只要一个地方不准,就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精密度,我们只能在对照平面上涂上显色剂,把加工平面在对照平面上滑动。这时加工平面上沾上颜色的部分和对照平面上掉颜色的部分就分别是两个平面上高出来的部分,需要再铲掉。就像高度一样的十个人撑着门板可平均分摊重量,如果有人蹲下去没承受力量,其他人因重量集中比较快累,不断地重复此动作,直到铲刮面均匀一致为止。既能够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几何精度的同时又能够提高润滑效益和使用寿命。真可谓是高品质机床必不可少的加工工艺。
铲刮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什么角度下刀,要用多少力度,怎样的姿势都是需要经过无数次调整练习方能练成,逐渐才能掌握到腰力控制长宽、左手下压力道决定深度,右手则控制铲刮点,再加上要铲不止一个平面,而有四个甚至更多都要同时铲,多一个面难度不是加法,而是乘法,铲刮只能挖掉、不能补,一旦铲错地方要从头再来一次,之前的一切等于都白做,它难就难在这里边。铲刮之所以能以手工赢过机器精密度,关键就在没有热变形问题,知道原理才能对症下药,做出好机器。而德力数控,拥有着一批多年技术沉淀的铲刮师傅,每台加工中心都按要求严格做好铲刮工艺,致力于生产国产高品质 型材加工中心,一直不断前进。